背景:
阅读新闻

别拿供应链金融当你的救命稻草~

[日期:2017-11-28] 来源:思维浓汤  作者:张帆 [字体: ]

供应链金融的着眼点

 

供应链金融应该定义为金融资源主动配置产业链,服务实体经济的高效路径之一。这是一种需要结合特定行业、生态、产业链特征、信息、物流、资金信息化程度,供应链管理技术和系统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方式。

 

如果仅仅是从资金和资产匹配的角度去看供应链金融,本身就有走捷径的意思。但供应链金融不能看作资产荒解决的途径,因为产业链特性的不同,商业环境的不同,企业主体的复杂性,金融资源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供应链金融从结构上不能套用资金匹配资产的简单模式。

 

供应链金融不是银行的新猎物,也不仅是互联网金融资产端的标的物,更不是随便依托交易平台就能真正做的起来的。脱离专业化的顶层架构设计,场景化的应用,闭环的数据和模式,金融科技的助力,单纯的依靠贷款通用模型和互联网大数法则,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可能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无场景不金融 现金贷的典型反面

 

近日,《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刷屏,刚刚上市不久的诸多互金股票应声下跌,趣店跌30%,拍拍贷、融360、宜人贷盘前均有10%左右跌幅。各种互联网小贷牌照的挂靠,交易,逐步露出水面,动辄几千万的牌照转让费用,让现金贷门槛迅速提高。

 

实际上,前不久趣店上市的风波时,对现金贷的争论已经非常激烈。本意也许是服务金融未被覆盖的人群,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发展为以互联网高利贷的形式,收割次级人群的畸形生态,催生出复杂灰色产业,这不应是金融的初衷。金融不应该服务所有的需求,尤其是非理性需求。

 

场景化,是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核心要素。供应链金融脱离了供应链的场景,要么变成贸易融资、自融、甚至诈骗,对钱的流向的失控会造成供应链金融自偿性的缺失,仅仅教条的依托主体信用和担保增信,则脱离了供应链金融实质,或发性的贸易融资,存在不可估量的潜在风险。

 

现金贷的流行,正是脱离了手机分期,消费分期的场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高利贷的互联网分发。依托场景做金融是更难的,好的场景都已被金融机构瓜分一空。举个例子,新车的供应链金融和消费分期为何大部分银行均争相开展,因为这是个相对成熟的行业和业务模式,新进入者几乎没有机会。

 

但去挖掘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和场景时,不合理的金融服务失控以后会产生不同于其他行业的重大影响,但这既是国家金融服务实体的导向,供应链金融服务真实交易需求的本质。

 

供应链中的应收、预付、存货三个场景,延伸出大量的变种融资模式,借用的是供应链核心企业信用、供应链的整体信用,和物权的流动性价值体现,脱离这三个交易场景本身,就会产生为了融资产生的交易行为,而不是为了交易而产生的融资行为。出发点不同,则实际的风控难度差异极大���

 

脱离了稳定性的供应链,我们看到了各类金融资源套现的现状。商票套现转帖、国内信用证套现、贸易融资套现,把本应服务实体贸易的信用额度,变现成去向不可控的资金,脱离了真实的应用场景,偏离了供应链金融的实质。

 

打造三流闭环 打通信息壁垒

 

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形成三流信息的真正闭环,才能体现供应链金融的有因性,才能确保供应链金融自偿性。这句话是供应链金融的核心。

 

但在实际的供应链金融运用操作过程中会发现,这三流信息却最难完成的系统化收集和可视化。这里有几个难度。

 

第一个是真实、有效供应链数据的获取。

 

虚假数据,刷单数据,不可溯源的数据,非信息化的数据,不及时的数据,都是造成信息不完整的重要原因。信息是基础,脱离了真实供应链信息的打通,就无法建立供应链金融的信用体系,后续一切则无从谈起。

 

真实信息从哪里来?可以打通核心企业产业链信息,构建电商产业链信息,构建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进出口信息,构建小微企业主的社会化个人数据风控信息。看上去这些方向都是可行的突破口,但真实的操作起来,却没有那么简单。

 

无论是从产业链的三流信息的信息化程度,数据来源,真实有效性来看,还是从供应链金融服务交易需求,供应链本身的信用势能传导来看,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开展中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最重要节点。

 

第二个是核心企业对待供应链金融的态度。

 

供应链金融作为流动性补充,并不适用于所有产业。不同产业核心企业看待供应链金融的态度也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对金融敏感性弱的,或是全力做好主营业务,对金融不懂不碰的。也有想充分挖掘自身供应链上下游,获取金融收益的。

 

从企业角度讲,金融和产业的确是不同角度的出发点。做应收融资,核心企业资质非常好的,本就有非常强势的产业地位,不配合确权自有其道理。做预付款融资、保兑仓融资,在商言商的谈,核心企业把进销存渠道信息全部提供出来是很有难度的。对商业信息的保护程度,道德风险,核心企业本身的合规程度等等,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门槛。

 

从产业角度将,我们总说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那其实是针对小微企业;需要认清的是,真正做大以后的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甚至是强过银行的。金融资源的不平衡配置,银行、金融机构、供应链管理公司,外贸服务公司都可以看到,核心企业自身为何看不到?尤其是优质的核心企业本身,依托自身产业链上下游发展供应链金融是产业升级,加强产业链控制力和获取金融收益的重要方向。

 

第三个是物流企业信息化协同程度。

 

依托物权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货物保管方,运输方是否有能力覆盖,并且愿意覆盖物权风险。曾经的托盘事件,中字头大库出问题的,运输物流企业出问题的比比皆是。什么才是可信的真实物权,而不是停留在信息层的物权,大部分公司选择的是,只有自己的库才可信(真的可信么?),这就大大降低了物流协作的可能性。

 

物流协同是供应链协同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权存储和流动信息的把握是非常专业的领域,物流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积累特定行业产业客户,连通产业链物流信息,是一件重资产投入且需要长期积累的事儿。这既给了物流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机会,也对物流管理企业的开放性视角,对供应链金融的真正理解、对供应链信息协同提出了很高要求。

 

第四个是专业化的顶层架构设计。

 

银行的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架构,交易银行的系统架构,既有监管合规要求,又有适应业务模式在发展的需求,曾经必须的合规要求能否与时俱进的做修正,信用覆盖、业务模式是否能按照企业和行业特定要求做变通?这些都必须有专业的服务商提供专业化的供应链协同服务。

 

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系统架构设计要有开放性和适应性,可以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业务需求。如果有需求而信息系统不能连通和适应,这是从供应链金融顶层架构上有了缺陷。专业化的架构设计除了要懂供应链,懂金融,懂产业,懂信息化之外,而且必须得有验证、有打磨,有迭代,才能真正形成相对完整的供应链金融体系。

 

4

 

科技推动金融进步 但科技不是万能的

 

大部分的科技进步是为应用服务的,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AI等,已经逐步进入实际运用阶段。技术要想成熟,首要条件是要有应用的市场和买单的客户。只有实践应用才能打磨出真正合理的技术应用。

 

技术能解决的是产业生态中的信息连通,解决一定程度的信用和信任问题,解决风控的难度和风控成本,解决业务开展的难易程度。但技术不是万能的,并不能解决金融的本质风险,能改变的是风险转移、分散和覆盖的方式。

 

供应链金融不是互联网金融,用互联网2C的打法不可行,必须得行业+金融+技术的多面手“老炮儿”才能玩的转。想要独自打造一个所谓的风控模型,用互联网做增量数据的逻辑,脱离行业特性,脱离应用场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是行不通的。

 

产业升级不是共享单车投放,供应金融技术服务公司不可能自己解决产业基础设施的升级建设,风险投资的资金在几十万亿的产业大海里,只可能泛起一小朵浪花。金融科技要做的是充分理解产业现状,提供金融有效服务产业的可行方案。

 

供应链金融不是互联网金融的救命稻草

 

提起互联网金融,会联想到的是P2P、现金贷,但其实互联网金融的范畴其实远远不止这些。自国家抓紧了对金融监管,提出金融去杠杆,引导金融脱实向虚,P2P是受到冲击最大的领域。互联网金融的典型模式是资金端匹配资产端,资产端标的受限以后,部分互联网金融把目光延伸到了供应链金融领域。

 

某些P2P平台号称打造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服务平台,实际上资产端标的仍然是,某企业短期三个月流动性借款,提供某担保公司担保,其余所有交易信息,供应链信息一概皆无。这尼玛哪里是供应链金融标的,根本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这也是金融领域创新的现状,对行业不理,对供应链不理解,对金融实质不理解,以套利赢利为唯一目的,不顾交易本质,变着法儿加杠杆,做通道。

 

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真的出了问题,即使通道业务有人被锅,责任就能被真正免除么?对服务平台来说,真的出了问题,资金即使不是自己的,还有进一步的行业立足点了么?

 

可能唯一开心的就是那些嗷嗷待哺的“用户”了吧,企业用户不是个人用户。没有一个企业主是不会算账的,做生意的比谁都精,想像现金贷收割屌丝用户一样用大数法则收割小微企业,最后往往是被薅光了羊毛。

 

金融市场是最聪明的市场,不同风险级别的业务对应着不同成本和风险偏好的资金,虽在不同行业有差异,但供应链金融的流动性成本是一个重要指标。6-8%成本的,8-12%成本的,12%-15%成本,15%以上成本的,各有其生存空间。套用一句现在的流行语,你的供应链金融风险几何,你自己心里还没点x数么?

 

服务产业的金融有很多种,从贸易融资,过桥借贷,到票据服务,保理,租赁等等,各有各的应用场景。只要是服务真实交易流通,出发点就没有问题。做供应链金融,就得踏踏实实顺应国家潮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以供应链创新为依托,以金融科技改变模式和手段。

 

供应链金融是金融,也是金融服务,模式和技术只是基础条件,其实大部分服务型2B项目归根结底还是一门关系型营销驱动的生意,不是互联网产品、技术、社会化、网络化营销驱动的生意,你还没想明白?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