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物联网发展历程与现状

[日期:2011-01-10] 来源:互联网  作者: [字体: ]

    (一)、概念提出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1999年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将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网络。物联网在改变世界的能力上被预言将会远超互联网。

 

  (二)、正式提出期

 

  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在年度报告中对物联网概念的涵义进行了扩展: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目标已经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接任何人,发展到连接任何物品的阶段,而物体的链接就构成了物联网,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三)、技术研究与试验期

 

  当前,世界各国的物联网基本都处于这个阶段:美、日、韩、中以及欧盟等都正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并启动了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地球”、“U-Japan”、“U-Korea”、“感知中国”等国家或区域战略规划。由于其建立在现有的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处理技术、识别技术等成熟而完整的产业链基础之上,许多概念正通过研究而实现,进入试验阶段。

 

  美国的IBM公司早在几年前,便提出了“智慧地球”策略;而作为两次信息化革命浪潮中的领跑者,美国已经推出了许多物联网产品,而且通过运营商、学校、科研机构、IT企业等结合不少项目建立了广泛的试验区;同时,还与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积极推动物联网有关技术标准框架的制订。

 

  与历次信息化浪潮革命不同,中国在物联网领域几乎同时与美国等国家起步,中国高度重视物联网的发展。200987,温家宝总理在视察中科院嘉兴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无锡研发分中心时便提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并且明确要求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四)、现状综述

 

  虽然目前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及信息发达国家纷纷将物联网作为未来战略发展新方向,也有诸多产品进入了试验阶段,包括中国在内的极少数国家更已经能够实现物联网完整产业链,但无论是标识物体的IP地址匮乏关键技术、还是各类通信传输协议需要建立的标准体系、商业模式、以及由物品智能化带来的生产成本较高问题均制约着物联网的发展和成熟。

 

  因此,物联网目前整体情况既有让人高兴的一面,也有客观存在的诸多难题需要解决;业务将遵照生产力变革的历史规律不断往前快速发展,但业务的成熟还需要一段时日。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