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关键词解读

[日期:2011-06-15]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林振强 [字体: ]

       备受业内人士关注的《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终于在千呼万唤中揭开了神秘面纱。526,交通运输部将《规划》正式对外发布。未来5年,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与轨迹,第一次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交通运输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交通运输发展之路的选择与确定,无疑将对中国物流业未来前景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规划》中的关键词进行解读,可以寻找出物流业面临的机遇和潜在挑战。

 

  关键词:持续发展

 

  相关内容:“十二五”期间,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把握发展节奏,合理有序、平稳较快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形成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提升运输保障能力,优化交通结构、提升质量效率,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为保证交通运输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和规划指导,完善投融资政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法规体系建设,强化人才队伍、精神文明和廉政建设,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本报解读:根据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预期,GDP将年均增长7%,城市化率将从47.5%提高到51.5%,外贸进出口将保持8%左右的年均增长。专家分析,中国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这显然是“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发展中面临的一大考验。

 

  长期以来,我们将发展交通运输的重点,放在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这一方面促进了国内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投资重点过分集中于基础建设,使运输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提升,没有得到相应支持,导致我国交通运输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规划》中提到,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是重点之一。例如“十二五”时期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公路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还要建设200个功能完善的综合性物流园区或公路货运枢纽、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30个以上等等。

 

  由于看到过去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规划》也明确要“全面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和效率”。然而,要从过去的“单点发力”转变为现在的“双剑齐发”并不容易。各地主管部门是否能调整思路?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融资、税收、土地等问题如何解决?相关扶持政策能否落到实处?种种因素都决定着“全面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和效率”真的是一个既定目标,还仅是一种美好愿望。

 

  在《规划》的最后一部分,专门提到如何保障具体实施的问题,特别在“加强资金保障,完善投融资政策”、“加强法规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推进思路和措施。

 

  其中,在法规体系建设方面,未来将开展综合运输法规体系研究制定,统筹考虑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项目,提出综合运输法规体系框架,推动立法工作开展,未来还将研究、制定、出台一批交通运输法律法规。例如推进《民用航空法》的修改和完善,研究制定《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范围的规定》。

 

  完善的法规制度,对于快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业,将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交通运输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更多的还是需要管理部门思维上尽快转变。因此,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各地各部门能否依照规划各尽其职、加紧落实。

 

  关键词:协调发展

 

  相关内容: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统筹区域、城乡交通运输发展,进一步向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倾斜,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交通运输协调发展。

 

  按照大部门制改要求,深化综合运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职责,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促进综合运输发展的协调机制,继续探索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的交通运输大部门体制。

 

  本报解读:除了公路、水路、航空等板块外,此次《规划》中还将“综合运输”纳入其中。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专门提到发展综合运输的问题。而此次《规划》将其纳入,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建设综合运输体系,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十二五”时期,我国将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强化基础设施优化衔接、发挥综合运输的整体优势,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发展综合运输,实际是为了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包括建立健全综合运输规划体系,统筹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以及各种方式与城市交通之间规划的协调与衔接。

 

  在优化综合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方面,《规划》提出要在“进一步加强综合运输通道以及城市群、都市圈和城镇带城际交通通道建设,提高综合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和运输保障能力”的同时,优化综合运输基础设施网络结构。

 

  此外,《规划》中还专门提到优化快递基础网络布局问题,按照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重点物流区域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规划布局,引导和鼓励快递企业在全国物流节点城市,建设快件处理中心、航空及陆运集散中心,提升运营能力和效率。这其实也属于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中的一部分。

 

  对于各地政府部门而言,由于有了《规划》的指导,发展当地综合运输时将有更清晰的思路。对于企业而言,《规划》提出重点要推进集装箱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这将促使企业在采取先进运输组织方式时更为主动。

 

  然而,综合运输服务保障能力的提高,更需要加强协调,努力破除行业政策壁垒,修订和废止阻碍企业跨行业经营的政策制度,组织公路、铁路、水路、民航、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开展合作,构建规范的一体化运输市场,鼓励跨行业、跨区域的运输企业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网络化经营。此外,在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制定、完善协商协调机制等方面,都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否则综合运输体系的推进将会“步履维艰”。

 

  各种交通方式需要协调、各种规划需要协调、各部门各地区的管理机制需要协调……“十二五”能取得怎样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方“协调”力度究竟有多大。

 

  关键词:创新发展

 

  相关内容:“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必须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作为重要的战略举措,将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

 

  深化交通运输领域的各项改革,坚持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谋划交通运输发展,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交通运输业,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符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律的新体制、新机制,构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政策环境,实现交通运输创新发展。

 

  本报解读:“十二五”期间,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必将加速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高附加值货物运量进一步增加,要求提供安全、快速和可靠的货运服务。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运输企业面临转型压力。

 

  如何转型呢?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被认为是最好的选择。因此,《规划》中对此也给出了一些思路。例如运输企业应拓展运输服务领域,鼓励货运枢纽经营企业拓展仓储、分拨配送、流通加工、保税等功能,促进货运枢纽站场加快向现代综合物流园区转型。

 

  《规划》还提出要扶持建立一批龙头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和创新实力的企业,可以利用相关引导扶持政策找到发展机会。例如,未来引导一批重点货运企业按照市场机制整合资源,扩大经营规模和服务范围,拓展经营网络,由运输承运人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港航企业延伸服务链,向全球或区域物流经营人转变。促进航空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支持国内航空运输企业拓展国际和国内航空快递业务。鼓励中邮集团等龙头企业深化改革,深度拓展物流业务,积极向现代物流业转型。

 

  综合来看,各领域的运输企业都可以通过创新找到新的市场和机遇。例如水运领域,企业可以大力发展航运金融、保险、海事仲裁、信息、航运交易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在航空领域,航空企业可以积极发展货邮运输,通过与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企业以及邮政快递等企业合作,推动航空货运物流化。在公路领域,公路货运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定时定点的高价值服务,从而获得较高利润,并应通过积极拓展农村物流、城市配送等寻找新的市场。在邮政快递领域,邮政快递企业可以与电子商务、制造业企业联动发展,促进快递配送网络与电子商务网络和企业物流网络一体化协同发展,培育产业新的增长点。

 

  创新,不止限于企业在经营方式和服务项目上寻找突破,还包括推进运输组织模式创新。如企业间开展协作与联营,引导运输市场向市场主体集约化和运输经营网络化方向发展。此外,快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业,还要求主管部门在管理模式上加紧创新。例如为了促进快递业发展,各地可以鼓励和推进利用公路客运班线代运小件邮件、快件,在铁路客货运线路加载邮、快件车厢,开行邮、快件专列,并协调有关部门试点推广。

 

  关键词:绿色发展

 

  相关内容:“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土地、岸线等资源紧缺的刚性约束将进一步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任务更加繁重,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向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模式转型,对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十二五”,将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强化节能减排,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实现交通运输绿色发展。

 

  本报解读:交通运输行业是能源资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而根据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交通运输业面临的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为此,《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通过结构性节能减排、技术性节能减排、管理性节能减排等手段,强化节能减排力度。

 

  其中,结构性节能减排是指优化交通运输资源配置,发挥综合运输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并将推进交通能源消费结构优化,鼓励替代能源在营运车船中的应用。技术性节能减排包括积极采用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车等节能环保型营运车辆;对营运车船设置能耗和排放限制标准,提高准入门槛,淘汰低标准及老旧车船。而管理性节能减排则提出发展先进公路运输组织方式,发展大宗散货专业化运输、多式联运等现代运输组织方式,全面提升船舶营运组织效率和节能减排水平。

 

  在《规划》所列出的“十二五”交通运输节能减排8项示范推广工程中,大多数都与企业息息相关。例如,在“营运车船燃料消耗量准入与退出工程”中明确要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运输车辆和船舶。“节能与新能源车辆示范推广工程”明确要在城际客货运输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辆中试点推广新能源和天然气车辆。

 

  值得企业注意的是,《规划》中提出要建立交通节能环保统计及考核机制。根据相关内容来看,国家未来要“建设部省两级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统计机制和平台”。不仅要建立标准统一的行业节能环保统计数据库和网络传输系统,开发统计数据分析系统,还要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统计数据核查制度和节能环保公报制度。此外,还将建立统一、科学的交通运输行业和重点交通能耗企业的单位能耗核算制度,加紧研究交通运输行业节能环保评价和考核体系。

 

  如果企业节能减排不达标,未来不单要公示,还可能遭受严重处罚。因为《规划》中明确,建立节能环保的目标责任制,研究制定交通运输行业污染损害赔偿制度。

 

  对于运输企业而言,“低碳运输”、“绿色交通”等名词,将逐渐从陌生的概念,深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为国内交通运输企业转型发展揭开新篇章。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