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安全
安全工作需“会管能管敢管”
杨绍斌
水建施工行业为高风险行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要紧密围绕“以人为本”这个中心,着力打造一支稳定而能力过硬的安全管理队伍。笔者认为,安全管理队伍既是企业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磨刀石,也是企业安全发展的守护神,而“会管、能管、敢管”是检验这支队伍的重要标准。
“会管”即要有能力管理安全工作。中交二航局二公司(以下简称二公司)以“公司总体规划、梯队稳步建设、一级培养一级”为安全管理队伍培养的总纲领,以安全技能比武、技术安全培训、跨岗位见习、渐进递补培养等为队伍能力培养手段,在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具备相应安全知识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安全管理人员宣传教育和现场管理两种能力。
“能管”即要有一套好的工作方法。二公司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汇编》,从制度上鼓励安全管理人员履行安全职责、识别隐患、发现隐患、举报隐患、整改隐患,并完善岗位安全考核标准等。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开展调查研究,抓住重点,互通信息。首先是调查研究,掌握情况,要根据前期隐患排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是要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如重点部位、特种作业、特种设备等,对这些风险度较高的设备、作业和场所要重点管控。再次是要沟通信息,上传下达。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传达上级主管部门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搞好协调和配合。
“敢管”即要对安全工作严抓严管。二公司以“红线不能触碰、底线不能逾越”为导向培养安全管理人员现场监督管理原则,督促安全管理人员严格履职,主要体现在平时主动向领导汇报安全生产工作,为其决策提供依据;对存在的事故隐患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严字当头,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法,认真落实整改;一旦发生事故,除及时抢救外,要按“四不放过”原则组织调查处理。
安全管理工作中“严是爱,懈是害”,提升安全管理团队管理能力,推动安全工作有效开展,才能为企业的品质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系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典型经验
中交疏浚上航局杭平申线桐乡段项目部:体验虚拟事故增强现实安全
仲启珂 苗澍野
“快跑!架桥机要砸下来了!”
伴随着一声巨响,架桥机轰然倒塌。在中交疏浚上航局杭平申线桐乡段项目部的安全生产互动体验馆里,刚刚进行VR(虚拟现实)虚拟安全体验的工人王根宝惊魂未定:“可吓死我了,差点就砸到我头上了,以后再也不能违章操作,太危险了!”
杭平申线项目施工点分散,现场机械设备多,作业环境复杂,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数量多,仅靠项目部安监部的几位安全员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为此,项目部想过不少办法,加强监管、加大罚款力度、设置“红黑榜”,但是安全隐患仍不能被彻底消除。
为此,项目部决定化被动为主动,从提升工人安全意识入手。今年3月份,项目部引进VR虚拟安全体验设备,设立安全生产互动体验馆。该设备可形象模拟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过程,对事故案例进行原因分析,并引导体验人员进行规范的施工作业和正确的应急处置措施。在体验馆中,工人可以身临其境体验架桥机事故、机械伤害、临舍火灾、基坑坍塌等10余项典型案例,从而提高对隐患的排查能力,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以前你们总是和我们强调安全,但是我们却总是不放在心上,总觉得事故距离我们还很远。如今通过VR设备体验,我们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事故隐患就在我们身边,以后不用你们项目部提醒,我们肯定不会再违章操作了,宁可麻烦一点,也不会为了赶一点时间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刚刚带着工人们体验过VR设备的班组长张以伟激动地说。
“VR设备引进至今,项目部上已经有100余人亲身体验过,工人们从思想上转变了对安全问题的认识,这正是我们一开始就想看到的结果。通过亲身体验,现在工人们会主动考虑施工安全问题,在遇到安全疑虑的时候也会主动和项目安全员讨论。”项目经理徐翔满意地说。
中交四航局纳米比亚项目部:将仪式感植入安全文化
张春林
早晨的纳米比亚鲸湾港,阳光透过码头的吊机顶端,撒落在空旷的堆场上。在几组连锁块堆砌起来的简易“舞台”上,来自中国、英国、印度、纳米比亚的员工轮流上台,说出自己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理解。
“我为能参与到建设祖国的工程中而感到自豪,这也是我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目的和动力,我们每人的岗位职责不仅是对工作的负责,更是在履行对祖国的使命。”纳米比亚员工杰克在安全标兵交流会上激动地说。
这一幕在每月的安全标兵交流会上都会上演。当地安全员的培养和成长一直是项目部安全文化建设成功的侧影,用“仪式感”培育安全文化,中交四航局纳米比亚项目部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在此之前,纳米比亚并没有过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当地安全人才缺乏、安全意识不高、安全文化缺失,初期工作开展遇到很大挑战。
如何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成了困扰项目管理者的首要问题。在项目建设之初,项目部便确立了“从小做起,从严抓起,从细落实,树立典型,一步步将安全文化建设引向深入”的安全文化建设方针,力求树立安全模范,以点带面,从根本上提高员工安全素养,减少作业现场违章现象的发生,达到零安全事故的目的。
2014年,杰克来到中交四航局纳米比亚鲸湾港集装箱扩建码头项目工作,经过培训后转岗为安全员,因为严谨的作风和出色的工作表现,现在已被提拔为项目部的现场安全主管。“安全不是一两个人的事,也不仅仅是中国工人的事,将纳米比亚当地工人安全意识培养起来,充分动员,形成‘全民皆兵’的安全文化是提升项目安全管理效率的关键。”四航局纳米比亚项目部安全副总监黄猛说。
有着多年海外安全管理经验的项目安全总监李碧波说:“我们每个月都会在各个工区设置安全标兵奖,除了物质奖励外,更有意义的是让获奖者在各个工区轮流讲课交流,连续获奖者将在个人晋升和薪酬提升上有更大的空间。我们的理念是,让管安全、重视安全的员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存在感,用这种‘仪式感’来引导安全文化建设。”
中交一航局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部:智慧模块有效提升施工安全系数
马广承
夜幕降临,穿梭于施工现场巡查的项目部安全总监郭元在忽然停了下来,他举起手机对着一台排渣车拍照,随后打开微信公众号,在“安全问题”栏目填写了这样的信息:“排渣车辽BHM***前左侧转向灯不亮,后尾灯被泥土覆盖,不能发挥警示作用,要求立即整改。”写完,点击“确定”,发送。半小时后,郭元在收到工区安全员的反馈:“转向灯已维修,尾灯泥土已清理,整改完毕,请验收。”同时传来的还有两张整改后的照片。
这是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部利用手机端发起问题整改的一幕。中交一航局承建的大连湾海底隧道干坞工程正在进行土石方开挖施工,总方量300余万立方米,为保证工期,现场24小时不间断开挖、倒运。90多辆运渣自卸车,10余台挖掘机,5台装载机……整个干坞施工区百余台机械同一时间交叉作业,风险大,隐患多。
为及时发现问题并快速整改,项目部积极开展“智慧安全”建设,结合BIM(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的应用,通过手机端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安全问题”治理模块。郭元在说:“应用手机端发起问题整改,是推行‘智慧安全’的一项举措,比过去传统的书面下达整改通知单更及时,更迅速,大大提高了问题整改效率。”
实行“智慧安全”管理,工程施工安全系数显著提升。干坞工程占地16万平方米,作业区域面积大,人员和设备分布广,为了解决管理人员难以“面面俱到”的难题,项目部通过合理规划与现场测试,采用微波方式接入网络,在干坞施工现场布设4处监控系统。项目部BIM技术负责人刘建介绍,该系统采用200万像素网络智能球机,满足400米范围内360度无死角全天候信号采集,管理人员可以实时动态监控。有了监控系统,整个施工现场的深基坑防护、边坡维护以及设备运行和作业人员安全状况都能“尽收眼底”,实现了对整个施工操作面上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监管和安全风险的实时管控。
郭元在表示,项目部的“智慧安全”管理还在不断开发中,接下来将尽快建立水上作业船舶智能监控系统,把水上作业船舶纳入平台实时交互管控系统,做到干坞工程“智慧安全”全覆盖,形成一张无死角、高效率的安全生产管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