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不服DHL国内快递折翼
全球最大物流企业之一DHL(德国邮政),花3亿元收购国内快递企业全一快递。
在国内快递业蓬勃发展背景下,以1亿元价格转让全一快递
全球最大物流企业之一DHL(德国邮政),花3亿元收购国内快递企业全一快递,一直被业内视为国际快递巨头蚕食中国快递行业的象征;不过,今夏以来,这段剧情却出现“大逆转”——DHL与中外运公司合资的中外运敦豪公司近日公开宣布,正与深圳市友和道通实业有限公司洽谈以1亿元价格转让全一快递100%股权。昨天,中外运敦豪公司向早报记者表示,鉴于目前“交易尚在进行中,没有更多信息对外发布”。
继全球最大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零售集团百思买退出中国家电连锁行业,又一家国际快递巨头“折翅”中国国内快递业市场,而其背景,恰恰是中国快递行业蓬勃发展之际。对此,有学者认为是跨国企业在中国水土不服,也有人表示是国际快递巨头重新布局。其前景是喜是忧,业内和专家并不愿简单判定。
政策限制是致命一击?
DHL要转让全一快递公司,究竟是甩掉亏本业务,还是竞争不力,被迫退出?抑或无法突破政策限制?对于尚在进行的全一快递转让交易,昨天,中外运敦豪公司在浦东及松江的业务部门均表示,不是其权限范围,不做评论;同时也声称,他们负责经营的国际快递业务不受影响。
此前,DHL亚太区总裁许克威曾对媒体公开表示:“在目前国内快递市场还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下,DHL将会集中火力重点投资和拓展中国的国际快递业务。”而这个“不明朗”指的是,中国出台的新《邮政法》明确规定,外商不得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
“这一规定不仅包括独资国外快递企业,还包括了合资的快递企业,这也意味着,被中外运敦豪收购的全一快递按照法律规定不能从事相关文件的递送业务,而文件递送的业务量是很大的,可以占据整体业务量的35%。”DHL国际速递亚太区总裁许克威表示,上述是中外运敦豪选择退出全一快递的重要原因。以后DHL可能会主要满足一些跨国公司客户在中国国内的快递递送需求。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代表DHL的全盘意图。与国内快递业务相比起来,国际货运的议价能力更好、利润更高,因此尽管中国的国内快递业务增长潜力巨大,但DHL将继续专注于国际业务。DHL快递全球CEO林经纶解释,“历史上我们也有过惨痛的经历,精力分散了会失去更多的机会。”
中外运敦豪企业传播部经理李颖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说,很多外资公司为了文件保密的需要愿意选择DHL的服务,这仍将是DHL最大的优势。实际上,上海以国际贸易、跨国交易为主的公司,也确实有很多选择DHL。
国内快递低价无序竞争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DHL舍弃全一快递背后的主要原因则是水土不服以及经营模式出了问题。
“国内近几年的快递市场风生水起,表面看起来风光无限,实际上,整个市场风起云涌,大小快递企业竞争异常激烈,‘朝生暮死’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一位国内快递行业公司高管告诉早报记者,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国内快递行业门槛太低,“只要办一张邮政行业许可证,有一张工商执照,招几名员工就可以开张了!”
低门槛造成快递业的低成本恶性竞争。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快递业务平均价为24.6元/件,比上年末降低1.2元/件。其中异地快递业务平均价为18.8元/件,比上年末降低1.4元/件。
“以上海的郊区快递为例,一件普通的包裹由人民广场递送到莘庄,2009年,这一价格是60元,现在不到40元,甚至有快递公司为争夺大客户,30元以下的价格也接单。”上述快递公司高管抱怨说,这让许多快递公司根本无利可图。
而快递员的薪水却在年年上涨。近几年,上海媒体关于快递员工月入过万元的报道屡见不鲜。“这其实是快递业粗放经营的结果,因为许多公司并不掌握太多客户资源,而要靠业务员去接单,接单多的员工得到的奖励也越来越高,更要命的是,这些手头有一些客户资源的员工经常跳槽,公司却无可奈何。”这位高管说。
低价格造成低服务,市场对国内快递业的劣质服务更是深恶痛绝。今年春节和清明、“五一”期间,上海市消协公布的投诉信息显示,快递行业遭遇投诉比例一直高居前三名。国内市场的快递业恶性竞争,不仅服务每况愈下,企业的成长也是畸形发展。
目前,在国内快递业务,多数企业利润越来越低,运营成本却越来越高。上半年情况仍显示,行业还处在谁先涨价谁先死的窘境,市场对于价格非常敏感。即便号称“四通一达”的圆通、汇通、中通、申通和韵达等中资快递也不例外,一方面面临亏本局面,另一方面却不得不快速扩张,以图更快、更多地占有市场。
这种局面让DHL及其下属的中外运敦豪公司非常困惑,其揽进的全一快递经营成本远高于部分内资公司,亏本也比内资公司更大。
专家分析
DHL是另一种运营模式
上海财大国际交流学院院长姚玲珍认为,DHL的投资运营模式难以适应中国的快递市场行情。
“DHL在国外有上百年的经营历史,有成功的企业文化和运营经验,来中国后,他们必然要将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带到中国。”姚玲珍说,表现在细节上,他们相信管理出效益,要求有外国文化甚至外籍背景的人士担当高管,而这些外籍高管却不甚了解中国本土文化,更驾驭不了中国土生土长的快递员工。
一位曾在全一快递工作过、现转到一家内资快递的中国员工罗宾(化名),比较了两者差别。罗宾说,在全一快递,员工所有的接单都必须由公司指派,即便自己接到的单子也必须先报公司登记,然后才能“派单”、送货。如果遇到送单不及时或暂时找不到接单客户等情况,要及时报告,公司监督部分再去设法联系客户,并做充分细致解释。“公司每周、每月都要开例会,部门经理总结,高管训话等环节必不可少。”
但最令罗宾印象深刻的是,在全一快递,员工每月都有较高的底薪,然后才是激励薪酬。“我在全一,每月1800元底薪,而现在这家公司月薪只有500元,全要靠单拿钱。”不过,罗宾在现在这家公司拿的薪酬却比在全一高一倍,因为“全一每天的派单都有数量限制,你想多干也不行,奖金拿不高。”
姚玲珍认为,包括快递行业在内,中国许多行业、市场目前尚在发育、发展阶段,这一过程既有无限潜力,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百思买退出中国,DHL转让国内快递业务,不仅是外国企业水土不服,更多的还是行业的发展与企业的适应问题。”姚玲珍说,在中国家电连锁行业,遭遇经营困境退出的远不止百思买一家,而在快递行业,每年每月都有国内快递企业倒闭,说到底是行业不规范,市场不完善。
呼吁民营快递业整合重组
上海快递行业协会秘书长陈麟骅认为,“目前这种局面并不利于我国快递业的发展。”国家邮政局近期已做出鼓励民营企业整合重组的姿态。
6月17日,国家邮政局正式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意见》鼓励加盟模式的快递企业收权,指出在平等协商、依法合规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收购、股权置换等形式,强化总部的管理和控制。
陈麟骅说,这种政策有利于国内企业做大做强,并提高服务。但也有快递企业人士分析,这样的指导意见作用有限。眼下,行业增长依然很快,并没有到重组才能发展的地步。事实上,不少快递公司正在计划往上游扩张谋取新的利润。记者了解到,国内知名的快递企业圆通、申通、韵达等都在谋划涉足电子商务,开始部署自建电子商城。
上海财大国际交流学院院长姚玲珍说,表现在政策上,行业的政策、规范也在不断地转变、完善,以求更好地适应市场,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市场。“总体来说,中国的家电行业、快递行业,仍在更外向、更开放地发展,其未来必然是不断完善,不断向国际规范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