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钢材流通领域乱象频出,行业自律组织“上海钢材仓储诚信联盟”(下称诚信联盟)适时浮出水面,试图重建整个钢材仓储行业的诚信体系。
3月21日,诚信联盟宣布成立。该联盟是国内钢材仓储行业首个行业自律性组织,由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钢铁贸易商会仓储专业商会(下称仓储商会)和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钢联)共同发起。
截至目前,共有10家上海钢材仓储企业签约加入上述联盟,这10家企业的钢材库存量占目前上海钢材库存总量的36%。
据上海钢联董事长朱军红介绍,目前还有6家企业已申请加入,一旦通过审核,诚信联盟会员企业的钢材库存量将占到上海钢材库存总量的50%。
质押乱象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钢材仓储领域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上百起“重复质押、空单质押”等类型的信贷案件。
所谓重复质押,即仓库伪造货物的在库“身份证”,货物编码不变,但货权人被篡改,由于银行之间质押信息不互通,无法辨识真正的货权人,于是出现一货多押。空单质押也是仓库为钢贸商打掩护,将别家的货物“调”来作为其客户的质押凭证。
上海也不例外。去年,上海部分钢贸商资金链断裂,继而引出虚假仓单、重复质押等“骗贷”问题,一时将钢材仓储乱象推至公众视野内。其间,甚至有部分仓储企业将客户的货物拿去质押换贷。
谈及当时的乱象,一位诚信联盟会员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说,通常,仓库向钢贸商、钢厂收取加工费和出库费赚钱,为争取更多客户,仓储企业可能会返还部分出库费;如果仓库为客户伪造仓单融资,则会得到50至100元每吨的“报酬”。还有的仓库做钢材仓储的目的,就是利用客户的钢材自己搞质押融资,拿到贷款再进行其他投资。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地区有大小钢材仓库200余家,去年有20余家出事。”仓储商会会长、诚信联盟理事长王志国说,“那时,部分大型钢贸商和钢厂都决定短期内不在上海放货了。仓储行业变得杯弓蛇影、好坏难分。”
政府层面亦高度关注此事。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商委)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刘敏介绍,上海市金融办和商委、银监局、证监局已一起开展动产质押的课题研究,其中,商委承担钢材仓储业的课题。
早报此前曾报道,沪上多家商业银行日前接到银监局通知,要求银行审慎开展大宗商品融资业务,尤其关注企业虚构大宗商品交易背景,利用重复抵押、关联交易、联保互保等手段套取信贷资金的风险问题。
结构性变革
此番仓储行业内部组织联盟、自查不规范行为,会员之一的宝山盛桥金属加工厂副总经理季明勇称之为行业的“结构性变革”。
王志国指出,筹建诚信联盟的基础是仓储信息公开,需公开的内容有每日进出库钢材的品种、数量、库存,有无钢材质押及质押数额等。此外,会员企业还需接受理事会定期的盘库监察,以及不定期的监管稽查。理事会由会员企业负责人、仓储商会和上海钢联相关人士组成。一旦会员企业发生违规操作,将被“拉黑”甚至除名,并在业内公告;如情节严重,还会向政府监管部门报告。
对于理事会是否会对违规企业“睁只眼闭只眼”的问题,朱军红表示不可能,称不会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而且一旦公布质押总数等信息,仓储行业内部出于竞争还能互相监督、举报。
据朱军红介绍,诚信联盟着手的第一件事就是搭建信息的公开发布平台,将陆续制订仓储行业评价标准、行业服务标准、行业管理标准,以“联合自律”的形式,向全社会公开会员仓储企业的库存、质押等数据,“杜绝过去因信息不公开而滋生重复质押危机的土壤”,为银行、监管机构提供监管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