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新闻

甩挂运输是新生事物 货源极不对等盈利难

[日期:2011-03-08]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 [字体: ]

    甩挂运输是个新生事物,发展前景广阔,但是目前的发展却受到了众多瓶颈制约。人们对甩挂物流的接受程度不高,国家的配套政策没跟上,都制约着这个新事物的发展。

  发展势头不错企业也很配合

  8日上午,烟台鲁辽甩挂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克彬带记者来到了场站,此时恰巧遇到一辆牵引车前来停放,司机在熟练地将车停放好后,甩下挂车开着牵引车而去。张克彬说:“这就是甩挂的好处,牵引车不必受货物所累,可以腾出时间再去拉别的货。”

  甩挂运输能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目前的发展趋势也不错。交通部烟台打捞局港务处处长毕可文说,国家从上至下都在鼓励发展甩挂运输,他们从2007年开始已在客滚船“银河王子”轮上率先进行了渤海湾首例车辆甩挂运输。至今参与甩挂运输的企业已达17家,60多家大型生产厂家和货站加入了甩挂联盟,现在稳定运行在烟大航线的陆海甩挂车辆日渐增多。

  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港务处副处长、烟台鲁辽甩挂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广明告诉记者,目前通过甩挂方式前往东北地区的货物基本囊括了烟台当地的土特产品,其中包括烟台苹果、烟台啤酒、龙口铝卷、莱州石材、桃村饲料等。另外,还辐射到200公里范围内的周边地区,如平度、莱西等地的花生和面粉,也是通过甩挂方式乘船渡海运至东北的。

  货源极不对等甩挂盈利很难

  杨广明坦言,他们公司至今还没有太多的盈利。

  记者了解到,目前货物运输的集约化程度并不高,在大多数时间内并不成规模。据介绍,目前货物多时,每天可以有8-9个车上船,少的时候仅有3-4车,货源不稳定且起伏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大规模的厂家和货物集散地。

  困扰杨广明的还有一个令人挠头的问题,即烟台与大连两地的货源不对等。杨广明举例说:“如果从烟台上船的是刚刚出厂的啤酒,货物抵达大连后,我们不希望空着箱车再回来。如果能顺便拉回当地的空酒瓶就太好了,但很多时候事与愿违。”

  两地的货源为何相差如此之大?记者了解到,烟台与大连虽然是甩挂运输的起点与终点,但辽宁省并不是甩挂运输的试点,因此当地的相关工作还未完全启动。

  公众缺乏认知配套政策不全

  杨广明告诉记者,在近几年的实践中他们发现,甩挂运输是一项需要运输企业、船舶企业、生产制造企业等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但目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社会认知度低,市场参与性也不高。

  记者了解到,其实制约因素还有不少。比如国家五部委虽然于2009年12月出台了《关于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通知》,但是与其配套的相关实施细则大多还没出台,使得具体的鼓励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甩挂运输前期,各项投资较大,而国家层面对设备配置、专用车辆购置、信息平台建设缺少资金支持。

  另外,国家目前对参与甩挂运输的企业无税收鼓励政策。而欧洲、日本等甩挂运输发达地区,对甩挂运输企业都实行税收优惠,对甩挂车辆购置进行直接补贴。另外,国内的甩挂车辆目前在通行方面也无“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2000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