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仓储管理中的应用
2018/7/8 9:25:04
RFID技术诞生于二战期间,但此后的50多年时间里,其发展一直较为缓慢。近年来,随着其应用技术环境日臻成熟,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物联网技术异军突起,吸引了众多行业的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物流仓储供应链的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向着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是近年来备受世界瞩目的IT热点。RFID技术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物流、第二代身份证、电子售票、高速公路、物业管理和公交等多方面应用突出。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物流仓储信息化的着力点与突破点。本文在介绍基于RFID物联网技术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物联网技术对物流仓储管理各个层面的影响,初步探究了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仓储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物联网技术简介  1.物联网的内涵  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又叫“传感网”,指的是利用射频识别等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把所有物品的信息与互联网实时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管理与识别。物联网为每一个物品分配标识,通过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获取物品标识中的信息,从而达到对物品进行识别和供应链实时跟踪的目的。物联网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传感设备,即以二维码、射频标签和传感器来识别“物”,国内以低频RFID为主;二是传输网络,即通过现有的互联网、广电网络、通信网络或未来的NGN(NextGenerationNetwork)网络,实现数据的传输与计算,如中国移动积极推进的M2M(Machine-To-Machine)业务;三是处理终端,指输入输出的控制终端,手机、电脑、通信基站以及其他移动终端。因此,我们可以给物联网下一个定义,即: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2.RFID技术  RFID的全称是RadioFrequeneyIdentification,中文称为无线射频识别,它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藕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RFID技术最重要的优点是非接触识别,它能穿透雪、雾、冰、涂料、尘垢和条形码无法使用的恶劣环境阅读标签,并且阅读速度极快,大多数情况下不到100毫秒,特别在识别唯一物体领域具有其他识别技术无与比拟的优势。  完整的RFID系统包括RFID数据采集端(标签、阅读器、天线)、中间件或者接口、应用系统和管理平台等。RFID应用系统参考架构一般可采取四层结构形式,从下至上依次为阅读器层、边缘层、集成层和应用层。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查询信号,当电子标签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标签获得能量被激活并自动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卡中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从标签发送来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调解和解码,然后通过电脑主机、无线PDA或发卡器等设备送到后台管理系统进行相应处理和控制,最终发出指令信号控制阅读器完成不同的读写操作。如图1。      3.RFID与物流仓储管理系统  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比Intemet更为庞大的“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  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来捕获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将其与开放的网络系统相连,对供应链中各环节的信息进行自动识别与实时跟踪,从而将庞大的物流系统建成一个高度智能、覆盖仓库上所有物品之间、甚至于物品和人之间的实物互联网。  基于RFID的物联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