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跨界电商,为什么总是不温不火、难破局?
2018/1/17 16:33:07
从电商时代到如今的新零售时代,物流与电商相爱相杀,互相依赖,同时又因在供应链中的话语权、主导地位时而摩擦。所以,一个成熟且有发展前景的物流服务企业,是不会把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于纯粹的电商物流配送业务。
顺丰以及三通一达如今纷纷把综合物流服务商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快递企业不再满足于送快递,而是向物流的上下游不断拓展,围绕物流做资金流、商流。通过梳理得知,众多主流快递企业过去的几年间,前赴后继地布局电商业务。
物流企业依托物流优势做电商业务,原因何在?从物流企业的发展历史看,第三方物流企业从单一的物流业务单元起步逐步进行业务的多元化布局,最终成为一家综合物流服务商,是一个常见的路径。
首先,快递企业做电商业务的延伸,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加快递订单,还能获得销售利润,而且有利于增强客户的粘性。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对电商平台的依赖,创造了新的物流使用场景。其次,在讲求协同共享、提供效率的新零售时代,物流与商流的完美配合甚至融为一体是提高零售效率的一大关键节点。物流企业促使物流与商流完美融合,提高零售服务水平与效率,高效的配送或许是物流电商发展的护城河。
再次,随着互联网对产业链的再造,导致供应链结构扁平化。物流需要从多级物流服务向一体化物流服务转变,即直接从制造商向零售商或消费者转移。传统制造业供应链中,快递服务主要存在于分销商向零售商,或者零售商向消费者这两个阶段。而在扁平化之后的供应链中,随着物流服务的一体化要求,需要快递服务从下游(零售商—消费者)向上游(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延伸。
如此,物流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延伸不像是主动的自我革命,更像是被动的转型,是一种未雨绸缪的战略防御。
顺丰的电商业务不温不火,依然执念在电商业务探索上,顺丰有过多次的失败经历。早在2009年7月,顺丰在香港上线“顺丰e商圈”,早期卖月饼、礼品卡,后来转售有机蔬菜食品;其后,顺丰又打造了高端电商平台“尊礼会”。不过,最终两款产品都没有成功,很快都不了了之。
当初嘿客只是提供快递相关的代收寄业务,随后加入零售业务,发展成便利店,后来又升级为顺丰家,最后成为其旗下生鲜电商顺丰优选的线下门店,依托顺丰优选开始销售线上平台的产品,也包括生鲜商品。
2012年5月,顺丰优选在北京上线,这被业内视为国内物流公司向电商“逆袭”的标杆。但实际来看,顺丰优选发展不温不火,连换三任CEO,最后由王卫直接掌管。顺丰优选没能让王卫满意,2016年6月,顺丰又推出了另一款生鲜电商产品——大当家。据顺丰2017年4月透露的消息,2016年顺丰大当家的总GMV(销售额)是1.54亿元,总电商票件量250万票,订单7100单,日均销售额43万。
王卫对电商可谓有所“执念”,到目前为止在运营的电商/零售平台就有5个:
之所以一定要做电商,按照王卫的理解,物流是无序的线条,顺丰要将这些无序线条组织成有序网络,以形成闭合的零售帝国,而电商则是将这些无序线条按需求组织起来的枢纽。需求端出发,物流端导入,以此形成闭环。
在2017年4月的一次专访中,王卫申明了顺丰不会单纯只做快递,“我们的未来,是会走到很多行业里面去,做深很多行业,而不是‘最后一公里’的仓库配送,这样的话,永远做不深一个行业。用科技的手段把这个行业进行提升,这是顺丰未来要走的方向”。
物流跨界电商,经营惨淡
除了顺丰,在主流的快递企业中,中国邮政、三通一达以及百世皆有布局电商以及便利店业务。
目前,各家快递企业对“海淘”业务野心满满,但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受各方因素影响,各平台商品品类主要集中在生鲜食品、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