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界网对话杨良宜
2014/4/12 12:45:14
在中国的航运界,无论是一线的实务操作人员、做教学研究的教师与研究员,亦或是正在攻读航运与海商法专业的学生,可能都不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
他自学成才,先后担任过律师、仲裁员;他是中国政法大学、香港城市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十余所海事、政法大学的客座教授;他不但活跃在香港海商法界,还经常赴大陆讲学、研讨和赠书。大连海事大学前校长 司玉琢教授曾这样评价他,在中国航运界,恐怕没有人没读过他的书。
他就是杨良宜。
2008年6月,我有幸参加过杨先生的讲座,第一次见到了他。彼时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和蔼可亲,脸上始终保持微笑;并且一点也没有国际知名法学家和资深海事仲裁员的架子。
2014年4月1日,当我时隔6年后再次见到杨先生时,这位今年已经66岁的老人除了稍显长途奔波的疲惫外,依然眼睛明亮、思维缜密、精力充沛、和蔼依旧。也正因如此,当我和我的同事何怡茹与杨先生交流时,亦没有采访其他大人物时的拘谨。
作为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文件委员会副主席,杨先生刚刚参加完该会主办的二手船买卖法律实务论坛,他应邀出席论坛并发表了演讲。
我们的对话,就在论坛结束后展开。
航运界:我们都知道,您年轻时曾是船员,后来才转读法律。当年选择从船上到岸上是因何缘由,您觉得您的经历可以给现在的年轻人什么启示?
杨良宜:说实话,现在年纪大了,对以前的事情记忆有些模糊,也不太想去回忆。总结地说起来呢,一个是客观环境,另一个是个人意愿啦。当时的客观环境是很重要的。我记得四十多年前,我还在做船员。那时候船上有几个新加坡的年轻人一天到晚在念法律,还要考试。我就问他们。他们回答说,国家有规定的,必须要通过考试,否则没有办法拿到学位。换句话呢,新加坡李光耀是学法律出来的,他知道法律的重要性。当然,不要说年轻人,就算是三四十岁的人,只要肯下功夫学几年,都是没问题的。
航运界: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其实还是要看法律?
杨良宜:如果让你去学乌干达法律你学吗?让你去学孟加拉法律你去学吗?不会的。还是要学英国法。换句话呢,自然科学,比如飞机能飞多高,能不能登录月球了,是能够明显看出差距的。但是社会科学就很难看的,表面看上去没什么差别,一到国际商业上就会吃亏。很少有中国人知道思维和逻辑的完整性。
我们中国人有大聪明和小聪明。我一天到晚给我太太骂,笨啊什么的,路又不认识了,今天吃了什么东西明天就不记得了。你看什么叫聪明?换句话呢,我觉得我自己还是小聪明的。
航运界:这些年来您可以说是著作等身了。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写书、赠书,您感觉效果如何?
杨良宜:我觉得很失望,我写了十几二十本书。虽然有个别人呢,看了以后觉得收获很大,认为自己可以跟洋人去争一争,比方说大连海事大学的初北平教授。可是国内没人鼓励,只靠一两个人是很难推动的。大连海事大学和法律出版社的记录都很清楚,一半以上的书是我送的,等于我不送呢,(他们)就跟家没人买。
航运界:我们喜欢看您的书,其实重要的一点是您的行文方式让人感觉很舒服,不像教科书那样死板。但学校推荐完您的书之后,上课依然不会去讲。
杨良宜:这就是我说的国内没有这个风气。甚至有人说,学法律有什么用呢?你看现在世界上做生意还是英国法那一套。中国在这方面吃的亏太多了。不过这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前途是很好了,但我还是很担心,很有危机感的。我对中国从来不讲好话,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嘛。中国现在有了点钱,外面就有很多人在盯着。你也不能说西方人良心都坏掉了,因为商场就是战场,换句话钱在那放着随便拿你不要吗?
航运界:以您现在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这么拼命做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