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任正非 被总裁耽误的超级供应链管理专家
2018/4/15 9:13:24
我们看任正非的供应链管理七板斧:
01产品如人品:质量第一、交付第二、成本第三;02 大志小行、知行合一、让持续改善成为习惯;03 让精益生产插上智能化的翅膀;04 自动化背后的英雄不是机器,而是人的智慧;05 系统规范工匠科学家、工匠专家管理,提高其待遇,适当增加编制,让研发和制造从一开始便融合、打通;06 可视化、数据化应用对公共关系IT化的借鉴意义;07 以规则的确定性,确保质量的稳定性;
01产品如人品:质量第一、交付第二、成本第三
1999年,华为制造部就与德国FhG合作厂房布局和自动化设计;2002年起,在西门子管理学院的指导下推行六西格玛全面质量管理;2006年,请丰田退休董事担任精益生产顾问;2012年,又引入杜邦的安全生产先进实践。经过持续努力,产品直通率达到了97.89%(日本领先的精益生产企业水平直通率为99%)。
正是在开放的理念下,华为和世界上最好的公司合作、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人在一起,从而精炼出最高质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一流的工具是生产出一流产品的必要元素,正如任总所说:“我们所有业务的本质是实现高质量,高质量的实现是需要投入高成本的,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要的是胜利。”
“质量与交付发生冲突,质量优先;交付与成本发生冲突,交付优先”,质量第一、交付第二、成本第三的华为制造质量管理理念,是华为产品高品质的保证。产品如人品。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以客户为中心,履行对客户的承诺,始终是质量管理的根基。
02 大志小行、知行合一、让持续改善成为习惯
“管理得不细,就像走在沼泽地。管理得细,就像走在大路上,越走越快”,华为认为管理的改进,首先建立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发现问题就是寻找改善点,找到改善点就可以通过改善为公司增加盈利 ,所以发现问题就是“寻宝” 。
造就精益的活动,称之为改善。改善,就是今天的工作比昨天做得好,明天的工作比今天做得更好,天天小改进,年年大进步。对于组织和个人来说,持续改善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改善成为日常习惯。丰田不是一夜成为世界第一,而是经历了六七十年日复一日地改善。“持续改善、精益生产”,正是自我批判在制造部的例行践行。
持续改善,其本质是精益求精。在视力、人手控制等生理局限下,人工装配的“精益求精”已经无法和机器抗衡。智能化、自动化工业生产的优势在于一天装配几万个部件,却可以做到分毫不差。但不断寻求自我突破和改进的工匠精神内核依然没有改变。
制造部总裁李建国介绍,原来华为生产是批量生产模式,生产过程中等待多、浪费多,周期长。面对今天的快速供货需求,华为不断加强供应链的快速响应能力,整个生产体系选择以缩短制造周期为主线持续进行精益改善,通过采用“一个流”生产模式等把制造业务做精做简,再大力推行生产自动化,并用智能化牵引,持续减少和消除各种等待和浪费,取得了生产周期、质量和效率的同步改善。
例如:原来需要八九十人的手机生产线,现在只需28人,第一台手机产出与第二台手机产出间隔28.5秒。偌大的厂房,已看不到人推小车运送物料的场景。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只有真正重视每个哪怕只有1秒的改善点,才可能取得“大收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了,也就是做好了“大事” 。
任总在公共关系年会上说,假大空成不了世界第一,世界第一就是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的。公共关系提升也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我们不能期望做一件大事改变一个营商环境。若要在当地国家改变认知,获得理解,建立信任,减少发展阻力,需要的正是这种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碎片化、润物细无声的过程。&ldq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