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三季度狂赚22亿,刘强东做对了什么?
2017/11/19 11:29:36
进入11月,京东可谓好事连连,先是11.11全球好物节交易额突破127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为全年业绩增长奠定基础;后是发布相当炸裂的Q3财报,净利润高达22亿元,同比增长359%,创下上市以来最大的单季度盈利。受这一利好消息刺激,京东盘前股价一度上涨8%。 回顾不平凡的Q3,京东动作频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掌门人刘强东提出“第四次零售革命”概念,实质是无界零售,在无界零售战略指引下,京东从零售商转型为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从“一体化”走向“一体化开放”,向品牌商开放核心零售资源和能力。 按理来说,去年京东就已实现盈利,而且随着规模增长盈利能力将持续扩大,为何非得转型无界零售不可?Q3京东净利润猛增,与推进开放赋能战略有多大关系? 服务业务为京东贡献72.8亿 财报显示,京东Q3净收入为837亿元,同比增长39.2%,这一增幅高于去年同期。其中,在线直销收入764.66亿元,服务与其他收入72.8亿元,前者是基于智慧供应链和物流技术带动的自营业务增长,后者是由帮助品牌商实现精准营销而来。京东CFO黄宣德透露,Q3广告收入增速是历年最快,物流收入排第二。 众所周知,与天猫、淘宝平台赚取佣金和营销收入不同,京东依靠最传统的零售模式赚取进销差,但从Q3财报来看,京东盈利模式发生不小的变化,自营业务仍是营收支柱,而服务业务营收已初具规模,占比8.7%,距离京东全面开放赋能不过4个月,增势喜人,未来上升潜力巨大。 京东服务业务营收之所以增长强劲,原因只有一个:发力无界零售。去年10月和今年3月,阿里、苏宁分别提出“新零售”、“智慧零售”,在业内引起不小的反响。有人说,京东提出“无界零售”意在与阿里、苏宁争夺零售变革话语权,这话不假,但更重要的是,无界零售是京东未来12年向全球领先的智能商业体迈进的指导思想。 刘强东曾表示,零售的本质没有改变,真正改变的是零售基础设施,“成本、效率、体验”的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方式一直在升级换代。过去,电商配套服务相对不完善,垂直一体化是保证成本、效率、体验的最佳方式,因此京东坚持自建物流,通过一体化整合的模式来保证效率和用户体验。 随着电商环境越来越成熟,比如零售数据的沉淀日益丰富、基于数据的服务层出不穷、社会物流的水平不断提高,零售基础设施呈现可塑化、智能化、协同化等特点,企业可以轻易调动专业的商品流、数据流和资金流服务,无需自建。为了应对零售业变革趋势,京东致力于成为未来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开放、赋能势在必行。 除了服务自身平台,京东还将对外开放,向社会提供“零售即服务”的解决方案,好处在于客户扩容。除了传统的线上消费者、供应商和品牌商,线上线下其他零售商、品牌商和合作伙伴也是京东潜在服务对象。比如,京东合资企业新达达与146家沃尔玛超市、301家永辉超市合作,为用户提供1小时生鲜杂货快递服务。 因此,你会发现,此前京腾计划、京条计划、京东物流开放只是小试牛刀,直到今年5月,京东CMO徐雷喊出“京东在618的角色由渠道商转变成为中国零售基础设施的提供商”,京东一体化开放大幕才徐徐拉开。短短4个月,开放赋能战略就为京东带来72.8亿元的可观收入,既是对京东零售基础设施能力的认可,也预示着未来大有可为。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京东不断夯实零售基础设施和吸引更多品牌商达成合作,服务业务收入增长将步入快车道,成为创收发动机,未来第三方平台业务毛利上升空间很大。 揭秘京东如何赚到72.8亿 或许你会好奇,72.8亿到底从何而来?简单而言,今年Q3,京东通过为品牌商提供涵盖营销、物流等打包服务赚取而来。如果你深谙零售业变革趋势,会发现京东取得这一成绩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