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供应链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 供应链服务在供给侧改革中位置凸显
2017/10/27 10:27:34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报告中,现代供应链这一概念首次在政府报告中提出。恰恰在本次大会召开前夕,国务院正式发布了我国首个供应链政策——《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加快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就是要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淘汰那些不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优化产业结构、鼓励产品创新,同时也鼓励企业之间的供应链合作与整合。所以,供应链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前)惠普大制造业与供应链管理咨询总监史文月在万联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供应链是企业的竞争力要素之一,这个在学术界和企业界已经逐渐被认同,但是,从政府管理的高度上,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来。
供应链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为什么说供应链服务在供给侧改革中位置凸显。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宋华表示,要理解为什么供应链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就需要明确供应链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这一作用简而言之就是“让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协同更加顺畅,让供给与需要之间的匹配更加精确”。
宋华进一步解释到,而这一功能正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这是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组织方式、生产方式、要素结构和发展结构等方面实现变革,而供应链正是这种变革的重要途径。
具体讲:第一,供应链能够实现产业组织方式的变革。改革开放经过了近40年的历程,中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据我了解,截止到目前,规模在千亿级以上的集群在中国就有61个,500亿级到千亿级的161个,百亿级到500亿级的有1198个,20亿级到百亿级有2530个,这些产业集群创造了5500万就业,50万亿销售收入,然而由于历史发展的特点,我们这些众多的产业集群存在着地理上集聚,而没有形成合力、行业性信用没有建立、很多集群陷于价格战,其结果有些成为了产能过剩、库存积压的根源。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就需要用新的组织方式,让集群的企业能够主辅分工清晰、产业配套性强、创新力活跃、开放性良好,而这一要求正是供应链这种管理和组织方式能够实现的。
第二,供应链能够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让供给能够更好地适应需求的变化,特别是今天,产业的经营模式逐渐从B2C转向了C2B2M的模式,也就是所有的生产经营都有客户端来推动,这必然要求整个生产方式既要做到精益化,又要做到敏捷化,这种结合性的生产方式如果没有供应链的支撑很难实现。
第三,供应链能够使得产业要素结构更趋合理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方面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而供应链中强调商流、物流与资金流的有机融合,用产业来带动金融的发展,同时通过让资本回归实体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运营过程,推动产业发展,这必然能够使产业的金融形成良性循环。
第四,供应链能够使中国的对外发展结构更趋柔性化。推动中国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保障供应链全球安全,特别是资源与能源的安全,这是我国对外经济发展中的重点,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而我国的产业在对外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我们需要的是合作国家之间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要实现这一目标,除加强以资本为纽带的投资并购外,更应重视以供应链为纽带的柔性合作模式。
供应链在供给侧改革中的落地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